“五治融合”激活力
南安鄉加快建立社會治理長效化管理機制
來源: 新法治報 | 日期: 2023年08月21日 | 制作: 龔迎霞 | 新聞熱線: 0791-86847195
近年來,新余市渝水區南安鄉以美麗鄉鎮示范點建設為契機,加快建立社會治理長效化管理機制,努力實現“環境美、生活美、治理美、人文美”目標,著力打造宜居宜業美麗鄉鎮,不斷增強轄區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文/圖 趙丹丹 全媒體記者胡文春

南安鄉大力開展普法工作
把全面依法治鄉擺在突出位置
南安鄉山清水秀,資源豐富。近年來,南安鄉持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精品果業、優質大米、中藥材種植等特色產業蓬勃發展。
為推動全面依法治鄉工作高質量發展,南安鄉黨委、政府不斷提升全面依法治鄉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把全面依法治鄉擺在突出位置,統籌推進執法、司法等各項工作,全面提升法治能力。同時,不斷深化法治鄉村建設,推進農村“法治帶頭人”和“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完善社會矛盾糾紛化解機制,就地化解矛盾糾紛,以法治建設助推鄉村振興。此外,南安鄉充分發揮“黨政一體化”法律顧問作用,確保政府各項決策合理合法,嚴格規范行政執法行為,提升依法治理水平,不斷優化法治南安形象。
在推進法治鄉鎮建設過程中,南安鄉通過強化黨建引領作用,充分調動黨員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積極性,充分發揮黨員志愿者的“領頭羊”作用。目前,南安鄉已組建多支“黨員志愿服務隊”,讓黨員成為基層社會治理中的中堅力量。
探索“五治融合”社會治理新模式
為提高轄區群眾對社會治理工作的知曉率、參與率和滿意率,進一步提升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南安鄉精心謀劃部署,統籌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建設工作。據南安鄉黨委書記潘海虹介紹,南安鄉推出了政治引領、法治支撐、自治強基、德治教化、智治保障“五治融合”的社會治理新模式。
其中,法治方面,南安鄉不斷優化“一村一法律顧問”“一戶一‘法律明白人’”“一組一調解員”“三個一”工程,以法治為支撐筑牢鄉村建設“平安網”。同時,將“法律明白人”培育工作作為一項法治建設常態化工作來抓,充分發揮“法律明白人”和調解員在法治宣傳、矛盾糾紛化解、法律服務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營造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
此外,南安鄉積極推動村級法律顧問參與到村里各項工作管理制度建設過程中,協助村委會制定和完善村規民約,審核把關合同,為重大經濟、民生和社會管理事務提供法律指導和意見;積極引進法律顧問協助處理群眾來訪,線下以案普法線上答疑解惑,引導群眾通過正當渠道反映訴求,依法維護自身權益,確保群眾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到各類法律咨詢服務。
為進一步鞏固轄區穩定、安全的良好社會環境,南安鄉常態化深入開展普法工作,大力宣傳平安建設、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建設、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等各類與群眾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安全防范知識,增強群眾治安防范意識,自我防范能力。
全面推行“街長制”把責任落到實處
“小網格”連著“大民生”。南安鄉綜合考慮轄區內村民數量、地理分布等因素,劃分出多個網格管理單元,相應配備網格員42名。今年以來,南安鄉網格員通過實地巡查、手機上報、綜合分析共有效處置民生事件上千件。日前,南安鄉以科技為支撐,形成網上網下融合,人防物防結合的社會治安防控新格局。
近年來,南安鄉堅持把治理作為實施美麗鄉鎮建設的固本之策,全面推行“街長制”,把精細治理標準和責任落到實處;以項目建設為依托,不斷提升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高標準完成渝水公安分局培訓基地改造項目;開展文明戶、文明村創建活動,推行“道德積分制”,弘揚崇德向善良好民風。
目前,南安鄉已完成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提升改造項目,對原有文化設施進行改造提升,通過改善軟件和硬件設施,盤活現有場所資源,建設堅實的文化服務陣地,打通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同時,南安鄉對人大工作室進行了改造提升,促進人大代表更好履職,將工作室打造成了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創新基層治理的為民服務綜合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