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企訴累 速解知識產權糾紛
來源: 新法治報 | 日期: 2023年08月23日 | 制作: 汪紅 | 新聞熱線: 0791-86847195

“三調聯動”簽約儀式(圖/受訪單位提供)
知識產權維權素來面臨舉證難、周期長、成本高等問題。今年3月,南昌市知識產權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以下簡稱南昌市知調委)成功調解一起服裝行業侵犯著作權案件。此前,雙方劍拔弩張,訴諸法庭。調解員結合案件情節,以案釋法,最后促成當事人快速達成和解,原告撤回起訴。
這得益于南昌高新區法院與南昌市知調委建立了知識產權協同保護機制,由后者對此案進行調解。
自成立以來,南昌市知調委充分發揮預防和調處知識產權糾紛的“第一道防線”作用,將知識產權糾紛化解在初始階段,助力優化南昌市法治化營商環境。
◎文/王琨 全媒體記者方維芳
減企訴累
在上述案件中,因被告網店擅自售賣侵犯原告著作權的服裝,原告將其訴至南昌高新區法院,并要求被告支付40萬元賠償金。關于賠償金額,雙方存在爭議,且雙方均未提供充分證明材料。
征詢雙方當事人意見后,南昌市知調委受高新區法院委托,對此案進行調解。在此次訴中調解的實踐中,雙方訴累被大大減少,原告企業的合法權益得到“快保護”,亦減輕了被告企業的“生存”負擔。
成立江西省第一家知識產權糾紛專門調解委員會,進駐園區調解,方便企業就近維權;運用線上平臺遠程調解糾紛,讓企業“只跑一次”;與南昌高新區法院等14家單位建立知識產權協同保護機制,多元聯動讓解紛提速……2020年9月,在南昌市司法局指導下,依托南昌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南昌市知調委在南昌高新區正式掛牌成立,專門受理調解南昌市域范圍內專利、商標、著作權等各類知識產權糾紛。
“南昌高新區園區密集,產業豐富,將市知調委搬進高新區,方便園區企業就近維權,有助于更好地服務產業發展。”南昌市司法局工作人員劉金介紹。
速解糾紛
“侵權收益還不到100元,卻要賠償4萬多元,一時之間焦頭爛額。”南昌縣某手機維修中心負責人說。
2022年1月底,廣東某知名通信有限公司向南昌經開區法院起訴南昌縣某手機維修中心等六家手機銷售和維修商戶,理由是被告商戶在經營活動中有銷售假冒原告注冊商標的手機充電器、數據線等手機配件行為,請求法院判處六家被告各賠償其4萬元。
然而,被告均表示,只銷售了極少量的標有原告品牌商標的充電器、數據線等手機配件,所得收益才幾十元或者100多元,無力承擔某公司提出的4萬元的賠償數額。
南昌經開區法院經過研判,且在征求了雙方當事人的意見后,該批案件移送給南昌市知調委進行調解。
據了解,此前,南昌市司法局指導南昌市知調委與南昌經開區法院、南昌高新區法院等14家單位搭建知識產權協同保護機制,在案件雙方當事人和議的情況下,法院將案件委托給南昌市知調委進行訴前或訴中調解,調解的期限原則上不超過1個月,以此節約當事人的訴訟成本,快速化解矛盾糾紛。
最終,通過調解,原告被告達成和議,被告商戶各賠償原告公司3000元,并當場支付。被告均停止銷售涉及原告品牌商標的充電器、數據線等手機配件。
至此,該案從法院立案庭轉給南昌市知調委到調解成功,僅用了11天時間。
今年7月31日,該批案例被司法部納入了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系列典型案例。
該批案件是南昌市知調委在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方面的一個生動縮影。據了解,南昌市知調委自成立以來累計受理調解商標、著作權、專利權、反不正當競爭等各類知識產權糾紛674起,多數糾紛在30天內辦結,極大地縮短了知識產權糾紛調解周期,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